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語文領域之課程、教學與評量

學生基本語言、應用、欣賞和創作能力
請先想想課程、基本能力、教育目標的關係

一、整體語文領域之課程
基本理念
        培養學生靈活應用語文的基本能力
        提昇學生思辨、理解、創新的能力
        重視涵養品德教育及文化
內容及重點
        本國語文:培養具備聆聽、說話、閱讀、作文、注音符號應用、識字及寫字的基本能力。
        鄉土語重:在日用溝通,聽說為主,讀寫為輔。
        英語:國小以聽說為主,國中則聽說讀寫並重。
課程目標(基本能力)
1.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應用語言文字,激發個人潛能,發展學習空間。
2.欣賞、表現與創新
培養語文創作之興趣,並提昇欣賞評價文學作品之
能力。
3.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具備語文學習的自學能力,奠定終身學習之基礎。
4.表達、溝通與分享
應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分享經驗,溝通見解。
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透過語文互動,因應環境,適當應對進退。
6.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透過語文學習體認本國及外國之文化習俗。
7.規劃、組織與實踐
應用語言文字研擬計劃,及有效執行。
8.運用科技與資訊
結合語文與科技資訊,提昇學習效果,擴充學習領域。
9.主動探索與研究
培養探索語文的興趣,並養成主動學習語文的態度。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應用語文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教材編選原則
        配合學生學習之需要。
        照應各階段能力指標。
        因各語文學習領域課程目標而異
二、本國語文領域之課程
基本理念
        培養基本能力:聽、說、讀、寫、作
        培養表達和解決問題能力:使用語文,表情達意, 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
        培養日常應用和創作能力:中國語文,從事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多元視野。
        培養閱讀和欣賞能力:激發廣泛閱讀興趣,提昇欣賞文學作品能力,體認中華文化精髓。
¡        培養自學能力: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教材編選原則
        配合各階段能力指標,1-3年級發展口語表達 4-6年級由口語表達過渡到書面表達
        1-6年級單元設計,以閱讀教材為核心,兼顧聆聽、說話、作文、識字與寫字等教材的聯絡及統整。
聆聽教材
        以閱讀單元及相關語料為基礎,配合聆聽要點(語音、語氣、語調、立場、主題等)聆聽方法(把握要點、記憶、記錄、歸納、組織、分析、推斷、思辨、評價、計畫、反應等)聆聽媒材等,由淺入深規劃。
說話教材
        以閱讀單元及相關教材為基礎,配合說話要點(語音、語調、速度、語彙、句型、立場、主旨題材、時間控制等)思維方法(演繹、歸納、類比等)組織結構說話方式(提問、報告、故事講述、會話、問答、討論、演說、辯論、表演等),由淺入深規劃。
寫字教材
        配合單元教材習寫字之生字為基礎,硬筆與毛筆並重,循序安排基本筆畫、筆形、筆順、筆畫變化、間架結構等練習,由淺入深,由簡而繁規劃,引導正確寫字姿勢及執筆方法。
閱讀教材
        涵括古今中外,及鄉土文學中具代表性的作品,增進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識、了解及尊重,提供合適插圖或圖表。
作文教材
        配合單元及相關教材,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中心。
        聯繫作文基本練習(造詞、造短語、造句、句子變化)敘寫技巧(擴寫、縮寫、續寫、仿寫)寫作步驟(審題、立意、選材、組織、修改、修辭等)配合習作、寫作練習等,由淺入深規劃。
        配合學生需要、季節時令、生活環境,設計不同題型。
參、語文領域之教學
教學重點
        注重對語文的聽說讀寫(對自己)、基本溝通能力(對別人)、文化與習俗(對環境)等方面的學習
教學內容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聆聽能力
        說話能力
        識字與寫字能力
        閱讀能力
        寫作能力
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
        戶外參觀、欣賞
        實地演練
        情境模擬
        團體合作創作和規劃
        觀看影片
¡        語文教學材料
        圖片
        節慶事件
        生活事件
        影片
「愛生節」上海小學生真幸福!
¡        上海新黃浦實驗小學想起了給學生辦個「愛生節」,而且一辦就辦一學期。校長王洪偉說,「愛生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讓老師蹲下身子,傾聽學生的心聲。
¡        學校裡六百多個學生都可以把心願,寫在心願卡上,告訴班主任、任課老師或是校長、輔導員等人。學生的心願雖然林林總總,但是,還是能反映天下學子的普遍心聲。很多學生都希望老師多出口頭報告,少出筆寫報告當作業。有些學生則反映學校設備不足,讓他們沒辦法好好學習。(奇摩電子報, 94.3.9)
¡        上海「新黃浦」實驗小學這個學期有個「愛生節」活動,讓小學生感受一下老師的愛心。媽媽有母親節,爸爸有父親節,老師有教師節,學生卻沒有學生節。
重慶小學生接力寫長篇武俠小說引矚目
¡        重慶市一所小學42個不滿十歲的小學生,居然合寫了一部115回、近20萬字的武俠小說。第一次印刷出版五千冊,發行到全大陸二十幾家書店,而且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就賣完了。
¡        北京青年報報導:這本叫做「張宋演義」的小說當初原本只是一個九歲小男生的作文,當時這個自認被隔壁宋姓女生欺負的張姓小男孩只是為了抒發心中不快,隨手寫下一篇描述兩人武打場景的短文,沒想到引起同學的興趣,激發大家的創作慾望,以至於演變成一百多回的接力長篇故事,而原始創作的小男孩也成了這部小說的主角。
¡        《張宋演義》這本小說出版發行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很多教育界的人士認為:這種接龍式的類似於遊戲的寫作方式,啟動了孩子們寫作文的積極性,消除了他們初學寫作文的恐懼,也大幅度開發了兒童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效果遠超過一般教科書的教法作法,值得推廣。据了解,出版這本小說的出版社已經積極準備發行第二版。(奇摩電子報, 94.3.4)
皮草大衣
¡        在愛護動物和穿衣保暖求平衡
尊重文化
¡        從體會中瞭解文化
肆、語文領域之評量
¡        評量精神
        配合教導和學習
        使用多元評量方式
        兼顧認知、情意與技能等面向
        教師設計,兼採家長、學生、專家個人或團體參與
        評定短期和長期的努力投入和表現成果
¡        評量類型
        形成性評量 vs. 總結性評量
        個別評量 vs. 團體評量
        紙筆測驗 vs. 非紙筆測驗
¡        評量方式
        紙筆測驗
        表現評量
        檔案評量:紀錄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活動、指定作業及相關作品,整理為個人檔案
¡        評量材料
        教科書和教材、學習單
        繪本、故事書
        報章、雜誌、網頁報導、廣告DM
        作品、字畫、明信片
        圖片、影集、錄音帶
        模型、實物、實景
¡        評量內容重點
        注音符號:正確認念、正確拼音、結合聽說、閱讀、作文等基本學力表現、綜合應用能力。
        聆聽能力:態度、主題掌握、內容摘記、理解程度、記憶能力等。
¡        說話能力:儀態、內容、條理、流暢、反應、語音、音量、聲調等。
¡        識字及構詞能力:配合閱讀及寫作教學評量,了解文字理解及應用詞彙能力。
書寫能力:正確及美觀,可參考使用「語文基本能力量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