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天生就會,歡笑卻得學習
追求幸福與正向情緒是天賦人權
• 尼采:活得使您渴望再活一次,這樣活著是您的責任。
• 亞里斯多德:世人無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快樂為人生最高目標。
• 伊比鳩魯:快樂並使人快樂,不損人也不害己,這就是道德,也是至善。
• 佛洛依德:每個人都應該努力讓自己過得幸福快樂。
• 如果您尚未決定用快樂幽默的心面對這一天,千萬別起床 !
正向心理學的源起及意義
• Seligman與Csikszetmihalyi(2000)正式提出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名詞。
• 認為心理學有三個任務、治療心理疾病,使健康的人更有生產力和活得更實在,及找出並培養天才。但是,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治療機構成立,包括1946年通過的美國退伍軍人法案,及1947年創立的國家衛生研究院,使治療疾病成為研究重心。雖然,帶來許多成就及利益,但是卻忽略了其它的任務。
• 因此,提出心理治療不應該只是改正個人的錯誤或缺點,還要幫助人們找到自己的長處和美德。
• 正向心理學≠享樂主義
真樂 | 假樂 |
長久深遠的快樂 | 短暫表面的快樂 |
自主掌度的快樂 | 被動失控的快樂 |
知足感恩的快樂 | 追逐佔有的快樂 |
團體大我的快樂 | 自私小我的快樂 |
突破逆境的快樂 | 沈迷順境的快樂 |
建設創造的快樂 | 破壞攻擊的快樂 |
自得其樂的快樂 | 身不由己的快樂 |
• 過去正向情緒
– 滿足(well-being)及滿意(satisfaction)
– 感恩、寬恕及遺忘
• 現在正向情緒
– 感官的歡愉(the sensual pleasure)、及愉悅(happiness)、享受(enjoy)、心流(flow)、
• 未來正向情緒
– 樂觀(optimism)、希望(hope)及信心(faith)
幽默感
接受自己與世界的不完滿
• You are not OK, I am not OK, but that’s OK.
• Look how strong I am, I can even show I am weak.
幽默是對無可改變事物的正向性洞察
幽默是對無心之錯的慈悲
別再抱怨你的工作了
幽默是對固著的挑戰
理情治療法之ABCDE模式
看事情的角度影響我們的情緒
為何需要幽默?
• 得樂離苦:快樂是人生最大的酬賞機制。
• 小心,幽默可能會危害你的疾病。
• 笑是兩個人之間最短的距離。
• 我幽默、我注意、我記憶。
• 教育四巨頭:善良、成功、快樂、健康。
• 解決問題的次好辦法就是發掘其中幽默。
• 戴上幽默的眼鏡,人生就變成彩色。
突如其來的嚴重膠原蛋白疾病,讓卡森斯身上每處關節都像被卡車碾過一樣痛,大量的止痛消炎藥更讓他全身發癢起疹。在醫師判定痊癒機會只有五百分之一後,不甘認命的他決定親自跟病魔作戰。他採取兩個對策:藉由開懷大笑促成體內產生正向的化學變化,以及點滴注射高劑量維他命C。效益很快出現,他停掉藥物,恢復了全職工作,也重新打網球、騎馬……
幽默與幽默心理學之意涵
壹、幽默的意義
一、幽默的由來
遠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時代,笑就被人們認為是對具有偏激、謬誤、荒唐言行、令人可笑者的一味適當之矯正劑。而幽默一詞到了十六世紀,人們就將它的含意加以引伸,用以表示一種心理不平衡的心理狀態、一種心境或古怪言行、總幹傻事或壞事之習性。至此,具有任何一種偏激氣質的人就成為一個可笑的人或成為一個人們取笑的對象 。
二、幽默的現代意涵
幽默概念到十八世紀之後即失去原先的含義,而轉化為近代美學的一個概念,即專指一種引人發笑或感受情趣的能力 。
三、幽默辭(字)典意義
(一)英文詞典:幽默係指滑稽、可笑、有趣
(二)大英百科全書:一切逗笑的事物、語言、手法,以及諷刺、插科打渾、耍貧嘴 都可叫幽默。
(三)美國國際百科全書:幽默是任何滑稽可 笑的事物。
(四)國語辭典:指一種含蓄而充滿機智的辭 令,可使聽者發出會心一笑。
四、幽默定義類型:
(一)廣義幽默:
主張將所有逗笑的事物都叫幽默,凡無害而有益於調劑生活、能引發健康的笑皆可將其列入廣義的幽默。
(二)狹義幽默:
主張幽默與滑稽逗樂應予以區別。
五、幽默的意涵
(一)幽默反映人類在笑他自身,以及他所建造的社會時所感到的樂趣,亦是指人理解和表達可笑的事物或使他人發笑的一種才能、一種生活的藝術。
(二)幽默是人類關係中某些人善於感受、發現某種特殊的生活矛盾,並善於把他們揭示出來、表達出來,從而感染別人、使人發笑的一種才能。
貳、幽默心理學
一、心理
係指人的內在心理活動和外在行為,即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動機、意志、個性及行為的總稱。
二、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利用體驗、觀察、晤談、實驗等方法測量、記錄、分析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它的基本研究課題是: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語言、想像、動機、意志、學習、技能、氣質、性格、興趣、能力等心理過程和特徵。
(一)個性
在心理學上指個人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包括性格、能力、氣質、興趣、愛好、經驗行為。人的個性不同,其能力、氣質、性格也就迥然不同,心理學上稱之為個體差異。
(二)能力
指人的智能、知識、技能。能力人人都有,但分一般與特殊兩種。一般人具有一般的謀生本事;特殊的人具有特殊的高超本領,即所謂身手不凡,超人一等。然而特殊的也並不是先天獨具的,他們固然具有天賦的素質,但主要靠特殊的訓練,靠勤奮的學習。
(三)認識過程與意行過程
人的心理不限於個性方面,還有認識過程和意行過程。人認識現實生活,首先是從感覺開始,包括
知覺、記憶、想像、思維;感覺是思維的前提,思維是感覺的歸宿。人的感覺、知覺是通過眼、耳、鼻、舌、皮膚去直接感知周圍世界的。
(四)記憶
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具體地說,是人腦對感知過的、思考過的、體驗過的、行動過的事物的反映。記憶的內容可分為:
(1)形象記憶
(2)語言—邏輯記憶
(3)情緒記憶
(4)運動記憶
(五)思維和語言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是認知過程中比感覺知覺更高一層的觀念活動,它能反映一類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的規律性聯繫。思維和語言是密切聯繫者的。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時,語言也是正常人用來進行思維的工具。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的內容是觀念的東西,它必須具有可感知的物質形態,即語言才能表達出來。
(六)情緒和情感
情緒—是人對現實世界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情感—是由客觀現實所引起的。情感和認識過程有直接關係,它是隨著認識過程而產生、發展和變化的。故情緒是情感的外部的表現,情感是情緒的本質的內容。而人的情緒具有社會性,人們可以有意識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表情。
(七)動機和意志
動機—是推動行為的力量意志—是人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動,並與克服困難相聯繫的心理過程。總之,需要與動機、情緒、情感、意志及行動,組成人的意行過程,連同認識過程,構成人的心理過程,加上心理特徵,這便是人的整個心理活動的全貌。
三、幽默心理學
幽默心理學是以幽默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的新興分支學科。
四、幽默心理研究的對象
主要研究幽默所引起笑的生理機制、心理動力、幽默類型、層次和歷史發展,幽默與觀念形態和個人文化素質關係,幽默的社會效應和藝術表現,幽默的審美心理特徵。包括:幽默的本質、幽默感、幽默藝術表現、幽默的社會效應這四個互有內在聯繫的部分。
參、幽默感
一、幽默感是一種善於發現現實生活中的乖謬現象的敏感力;是一種巧妙地揭露人際關係中的矛盾和不通情理之處的智力;這種發現和揭露不是粗暴的、咄咄逼人的,是機智的、富人情味的;其效果是令人發笑、值得回味,不是引起反感,產生畏懼的。
二、幽默感也是一種審美感,它把意味雋永的理性內容,和富有天真情趣的感性形式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生活中一門獨特的藝術,一種不可缺少的欣賞的對象。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幽默感的人,必然是感覺敏銳的人,胸襟豁達的人,心理健康的人,笑顏常開的人;是別人樂意與之交往、與之親近、與之為友的人。
幽默感的人可以如以下描述:
1、擁有欣賞、理解幽默的能力:當面對幽默 訊息、創作等刺激型態不會產生威脅感且 能加以理解並欣賞這些刺激型態的能力。
2、幽默創造的能力:能覺知人、物或概念間 不一致的關係,並可將這些原本不相關的 事物,發現其相似之處而將之巧妙連結, 以傳達給他人並引發微笑或大笑的能力。
這是文件上的一句話:已取得大學學歷和尚未取得大學學歷的主管…….
某工廠負責人唸成:已取得大學學歷的合尚,未取得大學學歷的主 管…….
聽眾捧腹大笑。
工廠負責人:笑甚麼?時代不同了,當合尚也要大學學歷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