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有效率的學習法==>實體物(圖片、影片、模型…)

一名就讀國三的翁姓少女為準備國中基測,每天用功念書,去年十一月在後腦勺出現間歇性疼痛症狀,一天甚至會痛數十次,即使吃止痛藥,效果也不佳,就醫檢查發現可能是壓力引起的「緊縮型頭痛」;醫師表示,未成年者頭痛若定期發作,且病情不重,可先服止痛藥緩解,但一周不宜吃一次以上。
收治病例的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主任郭雲鼎表示,翁姓少女因為擔心考不上理想高中,去年底開始,每天上午六時許出門,回家讀書到凌晨一時,每天睡不到五小時。 她後來開始出現頭痛,但是服用止痛藥都沒有改善,兩周前就醫檢查,診斷為壓力引發的緊縮型頭痛。
許多人為了K書,準備考試時也會出現頭痛,除了是壓力外,還與本身的學習障礙。學習障礙本身與智力無關,智力高或智力一般的人都可能遇到。知名的美國教育學者羅恩賀伯特先生曾針對學習這個領域,提出有效的學習技術來處理,很多人在唸書時會有頭痛的現象產生,其實是因為學習的第一個障礙:缺乏實體物的關係。例如有人在研讀拖引機的相關內容,如果只是給他一段文字,沒有任何圖片或影片,甚至是真的拖引機供他參考,那麼念了半天的結果,可能就是頭越來越痛。根據賀伯特先生的研究發現:缺乏實體物的學習會讓學生有壓迫感、彎腰駝背、頭暈目眩、死氣沈沈、無聊、甚至煩躁亦怒等等,在生理方面,甚至會出現頭痛、肚子不適、頭暈及眼睛痛等等。要解決這類困擾不難,就是給他們實體物(圖片、影片、模型或者實際的東西)就能解決。
關於學習障礙,還有其他有用的實際資料可以應用,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學習如何學習或者基本學習手冊這兩本書。書中提到各種學習障礙的會產生的現象及解決之道,任何不想讀死書、死讀書的人,都應該瞭解學習技術並應用相關技術來提昇自己學習的效率與能力。
家中有正在學習的小朋友,想瞭解他是否在學習上有困難或者有效率,光能診所也有提供免費的學習問題評估,有興趣的人可洽光能診所索取或者親自到光能診所填問卷,分析完很快會找到問題關鍵所在。
學生的頭痛,除了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外,大多還是圍繞在學習這個主題,所以我建議,任何人在學習過程容易頭痛的話,除了非常少數的人有器質性因素外,原凶很可能就是學習障礙,應用有效的學習技術,頭痛往往迎刃而解,止痛藥絕非正本清源的解決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