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老天有眼、明察秋毫~談心理描繪技術


老天有眼、明察秋毫
談心理描繪技術
a18760058 的網誌 - udn部落格
      
       再造包青天      
       以往人們對心理學的應用,僅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後來教育學家們    更以心理學為基礎,將各種年齡層及各種社會階級的學生系統化,而設計出能因材施教並有教無類的教學政策來,然而由於近年來科技的突飛猛進,使得人類社會急猝變遷,人們心理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動盪及不安,因此心理學又再度被重視,除用來調適人們因政治生態改變的不安外,也逐漸被應用在群眾運動的心理,以及社會乖離者的犯罪行為上。 
  如今藉著犯罪心理學的研究,俾使執法人員更加瞭解了犯罪者的動機和目的,因而可以有效地展開犯罪防治工作,也同時配合家庭教育、學校輔導、社會管理及律法約束等的力量,使犯罪比例逐年下降,以達先聖孔子「大同世界」--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理想,這是犯罪心理學研究的頂大貢獻。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在犯罪防治專家的周密佈署後,犯罪者的免疫力也跟著增強了,部份犯罪者開始跟執法人員玩起鬥智鬥法的偵探遊戲,使得執法人員丈二金剛摸不著邊,因此在無形打開了一道犯罪之門,讓「有組織力」的犯罪者成了社會的不定時炸彈,真是令人擔憂。
  還好,犯罪防治專家又再重新審視犯罪心理學的應用,將犯罪心理的偵測往前延伸,即在犯罪事件被發現的當兒,就開始針對犯罪者的犯案時間、地點、手法、習慣及淹滅証據的方式,來判斷犯罪者的出身、年齡、性別、學歷、居住環境、工作、人際關係,乃至犯罪者的外貌、身高、膚色都能從以上的蛛絲馬跡中分析出來,這種心理偵測法完全是以科學性、邏輯性、推理性及經驗來評斷的,將犯罪者在云云眾生中,一步步的縮小範圍,導引執法者擁有準確的追蹤目標及方法,而使罪犯無法循形。
       以美國行之有年的統計資料顯示,這種在犯案被發現的當兒所做的科學性的判斷及研究所達的效果,確實是比在將罪犯逮補到案後,再進行犯罪心理研究所達的效果高出許多。另外,最令人滿意的是,因緝拿兇手的方法準確快速,得以極早破案羈押罪犯於囹圄,而使社會少受一些損失,尤其是生命的損失,故而此舉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可謂無遠弗界。綜觀此法如同包青天似的能達陰陽判的神效,所以仍被部份犯罪防治者以及執法人員懷疑,而不願採納執行,導致在辦案時浪費了不少的資源和時間。
       根據美國犯罪專家羅伯.K.雷斯勒在其所著的「世紀大擒凶」中說明,他曾與同伴道格拉斯奉派到英國,協助英國警方偵辦「約克夏開膛手」的案子,作者在仔細聆聽英國警方的敘述後,初步描繪了一下凶嫌的容貌、年齡、學歷、職業及具有嚴重的心理障礙等,提供給英國警方,然而英國警方卻不予採信,也不願提供犯案照片,因此雷斯勒及道格拉斯無功而回。但事情並沒結束,英國卻因偵辦約克夏案秏費了近一千萬美元,對兩萬人留置偵訊,搜查過三萬戶家庭及十八萬輛車,以及又憑添了更多的冤魂後,才因偶發事件真像大白,被逮住的該名神經病,正符合雷斯勒所推斷的身份。從雷斯勒所闡述的這項事實看來,「心理描繪技術」在偵察犯罪上著實扮演不可忽視的一環。

問題人物出自問題家庭     
       在研究「心理描繪技術」前,首先得分析一下犯罪者為什麼有與一般      人不同的行為需要和衝動,除了遺傳基因的問題外,犯罪者是否在社會化的學習過程中發生了障礙,而且無人能夠協助他解決困難。在教育學的觀點,認為與一般常態學生有不一樣的智商,及不一樣的行為表現者,被歸納為特殊學生,而這些特殊學生包括有資優及特殊才能者、智能不足者、教育失利者以及社會乖離者,資優者、智能不足者及教育失利者在教育上都已有了完整的計畫和關懷,只有社會乖離者是教育上的盲點。
        所謂「社會乖離者」即指有行為偏差現象的孩子,或是已有犯罪行為的小朋友,一般教師在碰到這樣的小傢伙後,通常是會一個頭兩個大,用盡了其所知的各種教學法,都無法改善這種特殊孩子的偏差行為。因此,教師們的唯一解決方法,是將其交由學校的心理輔導人員處理,輔導人員就依學生的個人資料做個案研究,然而假使學校沒有專業的輔導人員,或者是根本沒有設置輔導人員,那麼這位無法無天的街頭小霸王就只有在派出所及少年感化院中進進出出了,如果在這時仍沒出現個優秀的觀護人,小霸王成年後百分之百進化成毒辣又凶殘的連續殺手。
        為什麼深具愛心的教學者無法應付有「社會乖離」現象的孩子呢? 依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認為,這類孩子的問題是出在有個不建全的家庭,(如父母雙方或一方有精神分裂的毛病、或是酗酒、吸毒、低能、殘暴、冷淡、排斥等的原因),而這些家庭因素是身為教育者能力所不能及的,因為教師可以教導學生,卻無能輔導其家長,而不能將其家庭環境改善,那麼乖離的孩子一輩子都無法擺脫無情又長期的精神壓迫,成年後,誰都不敢擔保該名孩子會乖離到什麼程度,亦或是會給社會帶來什麼樣的損害?

       犯罪心理專家雷斯勒教授也就其二十年從事聯邦調查局探員的實務經驗,以及對訪談過美國多位重刑犯的研究中得知,這些社會乖離份子之所以會犯下令人髮指的罪狀,甚或連續犯案的行為,實在可以歸咎其童年時期的生活,他的論點更為精闢詳盡:「根據我們的研究顯示,從出生一直到六、七歲時,生活中最重要的成人就是他們的母親,也就是在這個階段孩子會了解什麼是愛。不過,我們這些罪犯與他們的母親之間關係卻是冷淡的、有距離的、互相排斥的以及缺乏愛的。他們極少被愛撫、感受不到情緒上的溫暖......他們的童年時代就被剝奪了一個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愛。」
       雷斯勒教授指的是罪犯的幼兒時代,也就是七歲前需要學習如何融入社會、如何與其他人相處的時期,這是人們發展人際互動的關鍵時刻,很不幸的,罪犯的母親就是在此時沒有盡到教育和訓練的責任。七歲以後,當罪犯進入了兒童期,又遇到了障礙,雷斯勒教授如是分析:「這些孩子在小時候的一些負面特質到了八至十二歲這個青春期時會有愈演愈烈之勢,在這個時期,男孩真正需要的是父親,可是這些罪犯的父親卻都不見蹤影,不是死亡就是下獄,不是離婚就是翹家。即使父親仍健在,那也是在精神上和孩子離得遠遠的,陪在孩子身邊的只是副軀殼而已。」
       罪犯在幼兒期和兒童期都已失去了人格發展的良機,爾後又苦逄父母離異、再婚嫁,孩子像是包附一樣的到處被仍置,到了十九歲那就真是一發不可收拾了。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早就怕死了男女關係,因而形成了不正常的性觀念,無能與異性交往,也無法與同性相處(即使有同性戀者的愛也好),看來是一輩子與「愛」字斷交了。故十九歲的他開始了孤獨怪異的獨立生活,因為他的「與眾不同」,所以沒人能與他同居,他總是獨來獨往,工作也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換,據雷斯勒教授的調查,這種悲慘的狀況通常會被壓抑到三十歲,然後突地爆炸,這名不幸的孩子就被社會烙上「殺人狂魔」的頭銜,步上電椅或斷頭臺,結束一生。

被撒旦佔據的心靈    
       從雷斯勒教授的研究中,尚發現一項駭人聽聞的犯罪引子,也就是在這些罪犯的身上早就被撒旦植入了惡毒的「寄生果」,一個殺人不抸人的狂魔從他在孩堤時代,就有了一種「幻想」,想看看殺了自己的母親會怎樣,想瘋狂的殺人後喝血看看是什麼樣的滋味,或是想聞聞人肉的香味是否比豬肉要好等等。這種邪靈的幻想,有的罪犯居然在四、五歲時就產生了,隨著他的年齡增加,幻想愈來愈明顯,衝動愈來愈沸騰,很難說他是否會按照公式壓抑到三十歲才失控,在雷斯勒教授筆下的艾德蒙.其普就是最佳的案例,此罪犯在十五歲時即按捺不住自己的幻想,把外袓父母雙雙槍殺了,二十三歲時拿把斧頭,砍斷了正在午睡的生母喉嚨,頓時鮮血如泉湧般地溢出,這個傢伙還鬆了口氣的說:「我終於完成了幼年時的夢想!
        記得在臺灣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案例,一名已知的精神病患,與母親同住,某日撒旦埋藏在他身上的「寄生果」發出了暗殺令,要他宰殺自己的母親,因此這位臨時受命的刺客,立即採取行動勇敢地殺了母親,並且砍下了母親的人頭,爾後他提著血淋淋熱騰騰的頭顱在街上閒逛,被路人發現報了警,這才解開了他的暗殺令之謎,這位精神恍惚的罪犯聲稱,他的母親是惡魔,他受神明之命要替天行道、大義滅親、斬殺至親,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著實讓人汗毛聳立、驚愕顫慄。這案件曾引起臺灣媒體的譁然,精神病患問題再度被提出探討,從「龍發堂」事件談起,熱鬧滾滾但仍無具體結論。
        受過犯罪防治專業訓練及擁有多年辦案經驗的雷斯勒教授,也無法解說明白那些殺人狂魔的幻想是怎麼形成的,一個四、五歲的幼兒,怎能知曉人命為何? 他們不暸解「愛」為何物,又是怎麼明白「恨」為何物的呢? 難不成這可以証明當人類心中的「愛」缺席時,「恨」就會馬上跑來填補這個空缺,就如同通靈者及研究玄學的人士所說,邪靈是會侵襲衰弱的身體及空虛的心靈的,那怕是倡導「行動科學」的雷斯勒教授,也曾安排過各種「奇人異士」一同前來參與犯罪行為的探討:「打從我進入昆提克開始,我就有「撒武林帖,廣邀天下英雄豪傑」之構想。我的啟蒙恩師提頓及慕拉尼也贊同我的想法,因此一時之間,各種「能人異士」紛紛為聯邦調查局所網羅......
        其中有兩位世界馳名的超能力者,如雕刻大師法蘭克.班德和靈媒諾蘭.瑞妮爾,前者是研究人類長相發展的專家,能雕刻出某人在十年、二十年後的五官相貌,這也算是位科學研究者,而後者則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無法苟同的通靈者,她的超感應力可以預知未來、通曉過去,美國的許多刑案端看這位女士的冥想而找出犯案証據及屍首的,雷斯勒教授就是基於其有這份異能,而邀請她到聯邦調查局共同研討犯罪行為。然在雷斯勒教授所著的「世紀大擒凶」一書中,只交待了這位充滿靈性的女士曾大膽地預測出雷根總統會在一九八一年遭刺,在她的冥想中看到了凶手射中雷根總統的左胸,但總統並沒死,也不會死,而且還會因此而贏得美國人民的同情,對他的政治前程有推波助瀾的正面效果,除此並沒有交待出該女士對殺人狂魔的犯罪動機有何看法。
        其實人類的精神領域才被科學挖掘出一小部份而已,我們外在的行動已被人體結構分析殆盡,但是我們內在的運作,科學卻始終無法解釋完整,從心理學的學者專家愈研究疑惑愈多的情形看來,人類的心靈真是個高深莫測的無底洞呢! 在心理學上有名的發現「三面夏娃」-人格分裂-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個軀殼裏可以塞上一個到多個的人格,用另一種方式說,就是一個肉體中可以有一個以上的靈魂同時存在,那麼假設一個人的精神上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邪惡的靈魂打敗了善良的靈魂,這個人的犯罪根跡就顯現出來了,但是怎麼會出現在一個稚齡的孩童身上呢? 如果孟子的「性善說」成立,撒旦的惡靈焉有機會介入,如果荀子的「性惡說」成立,邪惡之氣確實是可以在人初有思想時就介入了,由雷斯勒教授的調查研究不知可否    証明荀子「性惡說」的哲學思想呢!

頭三尺有神明     
       老實說,確認了人是生而惡劣的,是極殘忍的事,與人和平相處、共守分享資源的規則是後天父母的身教及言教使然,缺少了這份初級教育和訓練,社會就會多一個恐佈份子,這跟初次得知達爾文的「物競天澤,適者生存」時的心情是一樣的,人類能夠期待些什麼 ? 從雷斯勒教授的統計中顯示:「証諸六0年代的謀殺案中,殺手大都與被害人之間有關係,但到了八0年代,約有四分之一凶案的被害者是陌生人,凶手並不認識死者。社會心理學家相信這是由於社會變遷速度太快,許多人心理未能適應所導致,再加上社會風氣日益敗壞,人慾橫流,從媒體中接受力與性的比率大增,更使得它變為一發不可收拾。」 
       能証實殺手和被害人之間是有關係的、是認識的,那麼從被害人遇害前的生活情景中著手調查,很容易可以得到一些蛛絲馬跡,掌握了被害人最嚴重的情緒衝突後,殺手根本就可呼之欲出了,這是在雷斯勒教授所劃分的六0年代時的犯罪環境,時至八0年代,再到今日的九0年代末期,犯罪者的動機是愈來愈模糊了,殺人狂之所以殺人,沒有人知道,殺人狂喜歡找那一種被害人,也沒有人知道,因此這個時代的執法人員是愈來愈難為了,即便是包青天再世、福爾摩斯重生,想要將所有罪犯皆繩之於法,一樣是沒有把握的。 
       因此,在雷斯勒教授的「行為科學」、「心理描繪技巧」的學說和實務經驗發表後,就像是醫界發現了小兒麻痺症疫苗一樣,無疑地是給執法人員打了一劑強心針。雷斯勒教授將他訪談無數超級殺手後,歸納出這些超級罪犯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事先有規畫的,事事按步就班,頭腦冷靜,做事有條有理的殺手,他稱之為「有組織力罪犯」,第二種是行事雜亂無章,做為莽撞,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喜歡不按牌理出牌的殺手,他稱之為「無組織力罪犯」,最後一種是為上兩種的結合體,有時表現得極有組織性,有時又亂了   陣腳,這種類型的殺手最多,雷斯勒教授稱為「混合型罪犯」。 
       如果要找出殺手是那一種類型的罪犯,就必須要仔細研判命案現場的照片,和被害人身上留下的訊息,以及旁人對被害人的描述中查尋蛛絲馬跡。「有組織力罪犯」的行為模式,是他的罪行經過策畫,並不是臨時起意的,而他的計畫表即是來自於多年的幻想,此外他的目標多是陌生人,是他在該區閒逛時發現的,這個倒楣的被害人的特徵剛好符合他的幻想,好比被害人的年齡、外表、穿著、髮型或生活方式等深深地吸引著他;雷斯勒教授認為這型的罪犯能言善道、智慧極高,能輕易地運用謀略把被害人騙到他以為很適當的犯案地點,他的罪行每一個步驟都是合乎邏輯的,所以他也為自己天衣無縫的設計傾倒,因此,每當他犯案時都會從被害人身上摘取一件紀念品,如同狩獵者的戰利品一樣,好讓他能隨時撫摸把玩。 
       「無組織力罪犯」患有極嚴重的精神疾病,他在犯案過程中顯得焦躁不安、張惶失措、想要立即逃跑,他犯案的念頭通常是臨時起意的,所以他所使用的凶器可能是被害人身上或家裏找來的,在他將凶器插在被害人身上後,會忘記將刀子拔出丟棄,被害人的鮮血濺得滿身滿手他也不知道該去洗乾淨,如此拙劣的手法當然會隨地留下指紋和証據,還有「無組織力罪犯」不會慢慢的去欣賞自己犯罪的過程和手法,因此他喜歡一刀斃命,快速的離去,不帶走被害人的東西當紀念品,但如果心智尚失時,有時會取走被害人身體的一部分,如「壯志飢餐人肉,笑談喝飲人血」,執法人員在他的家中,可能會發現被害人血淋淋的內臟被放在冰箱裏等恐怖的情景。 
       而「混合型的罪犯」是上兩者的混合體,他會有計謀的設計犯案過程,甚至於在連續犯案中,一次次的修正狩獵的技巧,這一次不滿意的部份,會渴望在下一次做得更好;他也會在當「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時突然發狂,在被害人身上忘情地發洩,如「開膛手傑克」的瘋狂行為,爾後又興奮地忘記了處理屍首,任其成為執法人員的証據。但是很不幸的,據雷斯勒教授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二的殺手是屬於「有組織力」的罪犯,只有三分之一的殺手是屬於「無組織力」的罪犯,這項統計剛好可以成為執法人員磨練「心理描繪技巧」的機會。 
       偵察經驗豐富的雷斯勒教授又將犯罪過程分析成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為犯罪前階段,也就是凶手犯案的動機,這點偵察者通常都是在破案後才會明白的;第二階段是犯罪階段,即罪犯動手殺人的所有過程,偵察者可以分析凶手為什麼要選擇被害人,凶手在謀殺的行為中是否還有擄人、凌虐或強暴等的行徑,其中凶手作案的手法是偵察者最需仔細研判的;第三階段是屍體處理階段,即凶手對屍體是否任意擱置,或是經過妥善的安排,甚或是故佈疑陣等;第四階段是犯罪後的行為,對某些案子來說,這是偵察的重點,凶手是否在涉案後遠走高飛,或是大膽的逗留現場不去,或是悄悄地參加喪禮,這些行為都可提供給執法人員作為逮補凶手的指南。

老鳥的經驗就是指南  
    就我國的臺北縣「板橋之狼」來說,至今已作案累累,受害的無辜女孩愈來愈多,為擔心遭狼吻,板橋的女孩入夜後不敢出門。這個懸案是臺北縣警局的最頭疼的腫瘤,我國的這條狼跟雷斯勒教授筆下的瘋狂殺手比較起來,還算令人欣慰。既然在已回官校修了這堂犯罪防治的課程,又仔細地拜讀過雷斯勒教授的分析,不免心癢想替這條狼做個「心理描繪」,以我身不在刑事單位,又不曾調閱過該狼犯案的任何資料或照片,所以僅能憑藉著報紙上記者撰寫的新聞稿來試判之。 
       首先從此狼尋找被害人有既定的的目標看來,可以推斷此狼算是「有組織力」的罪犯,他的嗜好是專找年約十七至三十歲之間,留有長而直的頭髮,著黑色窄短裙、黑色絲襪、黑色長筒靴,女性若喜歡做這種打扮的,通常都是年輕、開朗、外向、性感的,一般人見之僅有驚艷的感觸,但這條狼獨不做如是想,他會趁其單身一人行走於黑暗巷道時,突伸恐佈之狼爪,在被害人的脖子上狠狠地劃上一刀,然後快速逃逸,消失在黑暗中。從雷斯勒教授區分的犯罪過程四階段中的第二階段--犯罪階段來分析,該狼不喜歡看見身著黑短裙和黑長靴,又留有直髮的女郎,可見他曾被喜作這身打扮的女性傷害過。 
       而這個女性可能是他的女友,或他一廂情願喜歡上的女性,此人絕不可能是他的母親或長輩,又因為會愛上這樣的女子,他的年齡應該在二十至三十歲之間,從他不敢與這位禍首面對面的談判,來解決心中的不快,而不斷的壓抑在心中看來,他應該是個個子矮小、身材瘦弱、面有黃色、心情不開,老是深鎖眉頭的人。從該狼犯案的地點總是在板橋市火車站到社后之間,可以判斷其應該是住在這一帶的小孩,而這個孩子因天性內向,少言文靜,在鄉里父老的眼中會是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可能其父母自始至終還被他埋在股裏,毫不知情呢! 從他的犯罪工具--美工刀來研判,他應該擁有高中學歷,而且是個至少落榜兩年以上的高中畢業生。 
       犯了案的他,心慌意亂,逃之夭夭,充分呈現出他「無組織力」的一面,從這點亦可推測他來自一個家教過嚴的家庭,父親會因不滿意他的表現,而刻薄地修理他,母親可能基本上就瞧不起他,所以在他被父親修理時,從不出面阻止,而且事後也不給予安慰,這條狼仍是來自一個不健全的家庭,這個家庭表面上應是小康的,但私底下卻是滿佈著冷漠和輕視,也許他所承受的無愛感,是因為他有個優秀、人際關係又好的兄弟,而這個兄弟把該屬於他的愛都搶走了,他完全沒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只能在攻擊令他傷心的女子身上獲得滿足了。
     
  以上只是筆者的個人的淺見,有可能根本與事實不符,乃因筆者並非警務人員,沒有任何辦案經驗的緣故(可是特愛觀賞懸疑小說及影片,尤其是時下的懸案,如319槍擊案)。其實以筆者的觀點審之,這種被稱為「心理描繪技術」的偵察關鍵全在辦案經驗的多寡而已,未曾受過專業訓練的執法人員可能因為經驗的豐足,及從經驗中累積來的技巧,而做出有利於破案的判斷,是絕對有的事實,我這麼說並不是想向專家挑戰,而是想真正為偵破刑案做些建議,雷斯勒教授終其一生,一直在為執法人員尋找科學的辦案技巧,在美國聯邦調查局裏成立了「行為科學組」,專為警方分析罪犯的行為以及勾勒罪犯的容貌、年齡、身分、學歷等基本資料,使警方的偵察範圍縮小,如此不但節省了破案的經費,也增加了破案的效率,這種貢獻確實使社會受益匪淺。 
       另外,雷斯勒教授又結合了各方人才,建立了「全國懸案電腦網路」,使美國的所有懸案資料連成一線,這都是方便執法人員破案的科學方法。反觀我國這些科學技巧都尚在萌芽研究階段,警局裏沒有安設「行為科學組」來幫助刑警做「心理描繪」,使刑警更能掌握嫌犯的資料、行為模式及其可能出現的場所等;再則,早先因前警政署署長顏世錫先生的努力推動下,已完成全國犯罪資料網路,但對於懸案的攝取仍然至為困難。然而犯罪者卻不會因為我國的偵防技巧尚未成熟,就停滯不動,反而是此起彼落,像是有意向警務人員挑戰似的,各種疑案就這樣老是被懸置著。 
       在「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原則下,筆者想提供一個小小的建議,以瀰補我國警局的設備不足,那就是結合國內最有經驗的刑警,組織成一類似美國聯邦調察局的「行動科學組」,設置於刑警大隊下,組中並邀素有專攻的學者做顧問,專替各縣市警局所發生的刑案勾勒犯罪者,除此,尚可由學者糾集各犯罪防治老手,從事製作「心理描繪指南」,發給各單位各階級的刑警,作為偵察刑案的字典,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每位偵察探員都應定期接受在職訓練,課程中可安排大量的時間來探討「心理描繪技巧」、以及小部份時間來聽取玄學的知識所謂能用科學解決的,就用科學解決,但不能用科學解決的,就得憑經驗法則了。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三樂原則「助人為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

于美人談母親

人們都說我的主持風格幽默風趣,其實,我的幽默來自我的母親,她影響我最深。
 
我一歲就沒了父親,母親二十三歲守寡,帶著哥哥、我和肚子裡的遺腹子妹妹,與爺爺、大爺(爺爺老家的長工)同住。
 
那是一個多麼苦的情況?一家六口人擠在 十坪 不到的租屋,一張上下鋪雙人床緊隔著衣櫃,衣櫃靠天花板的位置再釘一個床板,三個男的擠成一區,母親和我們姊妹擠在另一張小床上,剩下的地方只容一張書桌、一個灶,和「站」著洗澡的位置。
 
身為這樣一個單親媽媽,我媽當然也有悲傷的時候,她這麼年輕,爺爺威脅她,要再嫁,就留下三個孩子。她很樂觀,還找出了留下的理由。小時候,我曾問她:「你為什麼沒再嫁?」我以為她會慟哭。沒想到,她居然笑說,有哇!外婆好心介紹一個鄉下老師給她,但她一想到自己結婚五年就生了三個孩子,再嫁肯定又生一窩,前窩、後窩的孩子萬一打起架來怎麼辦?
 
我媽太幽默了,再苦的事情都變得不苦。比方說,我結了婚,和老公吵得不可開交,希望從我媽那裡得到一點安慰,她說:「想一想,我們也不好相處,都是恰北北(台語,凶巴巴)的個性,找一個斯文的老公不容易。你想,幫小孩子重新找個父親也很麻煩,不是嗎?」我想想也對,火氣全消。
 
我的朋友喪偶,情緒崩潰,我打電話想安慰她,她說︰「你安慰不了我,叫于媽媽來!」我媽拿起電話就說:「我告訴你,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權利,不要哭,以後啊,碰到喜歡的男人就鬥陣(在一起),但不要隨便結婚,聽于媽媽的。」我的朋友一聽完,什麼情緒都沒了。
 
母親受的教育不高,但她的幽默雋語卻是多的數不清。我永遠記得小時候我媽要去看婦產科,那個年代,民智未開,「寡婦」怎麼可以得婦女病,別人肯定會說閒話,偏偏鄉下地方衛生不佳,難免感染,所以我媽想出一個好辦法,就是每次看病都帶我去,如果醫生問:「你先生在哪?」我就馬上說︰「爸爸去上班了!」
 
從這麼小的地方就可以看出來,當個寡婦有多苦。我媽一輩子沒再婚,也沒交過男朋友,吃得差、穿得舊。長大後,我賺了錢,終於有了外食的機會,第一次吃苦瓜時,覺得滋味真不錯,回家問媽媽,為什麼家裡從沒買過苦瓜?我媽「哈」地一笑說︰「我這一生,過得還不苦嗎,幹嘛還吃『苦』瓜?」
 
和這樣樂觀、幽默的母親生活在一塊,孩子怎麼可能會悲觀呢?所以即便我家窮成這樣,我還是堅信「助人為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的三樂原則,以正面思考方式過日子。

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要有正面向上的思考…人才會樂觀地看待一切事物。

菲利浦島的小企鵝

菲利浦島位於墨爾本東南128公里處, 距離墨爾本東南部約90分鐘路程 。由於是觀賞世界上最小的神仙企鵝的地方,也被稱為企鵝島

    小島面積不大,以半島的形式伸入海內幾公里。島上沒有高大的樹木,只有一些矮小的熱帶灌木遍佈全島。小島名揚海內外,是因為島上棲息著上萬隻澳洲熱帶企鵝。世界上企鵝的分佈主要是集中在南極洲大陸,那裏有好多種寒代企鵝,其中,以王企鵝身體最高,超過一米多。而棲息在澳洲的熱帶企鵝則是世界上獨有的。

    這些小企鵝是澳大利亞土生土長的企鵝,比其他種類的企鵝要小一些,直立時只有33釐米,就象只小鴨子,它們在島上的泥土中有深深的洞穴,企鵝一家住在深深的洞穴中。白天,成年企鵝離開小島,遊到離岸一、二百公里的深海覓食 ,大約四、五天后才能返回。那時它們吃得飽飽的,還能給窩內的小企鵝帶來充足的食物,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不管何時出海的企鵝,返回到小島的時間卻象人為計時一樣準確無誤,總是在天黑透以後,沒有一絲光亮的時候才登島。在當地的秋季時間大約是晚上九點左右。

    正是由於企鵝的這個規律,企鵝島景區最繁忙的時候也正是晚上九點以後,屆時,小島岸邊早就聚集了上千遊客,靜靜地等待由遠海歸來的企鵝群。據導遊講,企鵝晚上回來是因為怕人為光源刺激眼睛,所以小島這個時候實行燈光管制,沿海邊只設幾盞瓦數極小的白熾燈,一千多米的海邊只有幾盞僅能照見岸邊的小燈泡,另外,觀光遊客是不准使用帶有閃光燈的照相機的,因為強烈的白光會射傷企鵝的眼睛。

    企鵝島自然生態保護區(Penguin Parad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企鵝保護基地。在這裏有大批的野生動物專家從事企鵝的研究和保護工作,現在棲息在菲利浦島有超過3萬多隻的企鵝。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改變了野生企鵝的自然生態環境,使企鵝有逐年減少的趨勢。

    世界各地許多人慕名來到菲力浦島自然公園裏的觀景台和觀察道上欣賞企鵝歸巢,但為了保護企鵝的棲息習慣,每年只能有50萬人能前來觀看。


不生病的慢老生活

東佑文化出版

一.把帽子戴好喲!

為了防寒,人們穿上了厚厚的冬裝和保暖鞋,但許多人沒有戴帽子的習慣。
殊不知,人體的頭部也是很需要保暖的。 人的頭部是大腦神經中樞的所在地。頭為諸陽之會。
頭部的皮膚雖然薄,但血管及汗毛既多且粗,所以,體內熱量常從頭部大量往外蒸發。 有關研究資料說:
氣溫在l5C左右時人體約1/3的熱量從頭部散發;
氣溫在4C左右時,人體約1/2熱量從頭部散發;
而氣溫在零下l0C左右時,竟會有3/4人體熱量從頭部跑掉 由此可見頭部與人體熱平衡的關係很大。
一個人如果只是多穿幾件衣服,而不戴帽子,那就像熱水而不蓋塞子一樣,熱氣就會源源不斷地向外流失 寒冬戴帽子不僅能保暖,而且還可避免發生風寒感冒、咳嗽、頭痛、面神經麻痺(即口眼歪斜)等疾病。
一定要保健康喔!

二.沒有尿濕褲子就是成功 (人生曲線)

數學上有一種曲線叫鐘形曲線,先是由低向高,然後逐漸降落,回到原來的高度,像一座鐘,也像一頂帽子或一個小山丘。

人生成功定義的鐘形曲線:

四歲時的成功是沒有尿濕褲子。
十二歲時的成功是擁有一班朋友。
十七歲時的成功是有駕駛執照。
三十五歲時的成功是有錢。(這是曲線的上半截。)
五十歲的成功是仍有錢。
七十歲的成功是仍有駕駛執照。
七十五歲的成功是仍有一班朋友。
八十歲的成功是仍沒有尿濕褲子。
(這是曲線的下半截。)
可以看到人生的上半截是努力求「得」,
而人生的下半截是力保不「失」。
 可惜努力求「得」比力保不「失」還較為容易.
因為上半截還可謀事在人, 下半截往往成事在天,
老和退化是人生必經之途........
看了這個鐘形曲線,對胸懷大志想有一番作為的青壯年來說,可能是一服冷凍劑,讓他們知道機關算盡、血肉橫飛的廝殺之後,到頭來,
人老了,所謂成功不過跟四歲的幼兒一樣,
能夠不尿濕了褲子已值得慶幸了..

三.九個保持身體健康的的小訣竅,

睏了打個呵欠伸個懶腰累了做個深呼吸……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在不經意間做些小動作,並認為這是身體的本能反應,然而這些不為人注意的舉止,卻有著一些特別的健身功效。

動作一:常搓、揉、刮鼻子。
鼻子是人體的呼吸管道,是臟腑與外界相連的門戶。常按摩揉搓鼻子,能增強局部氣血的流通,幫助肺臟滋潤生養、預防感冒。
搓揉鼻子的動作是:先將兩隻手的大拇指相互摩擦生熱後,再放在鼻尖處摩擦二十四次;而後以兩手食指摩擦鼻翼兩側各十二次;最後用手指頭輕刮鼻梁,由上往下十次。

動作二:生津吞口水。口水的多寡和人的壽命長短有著密切的關係。中醫師認為,一個人時時口水充足,並且能將滿溢出來的口水含在口中,再緩緩地吞咽下去,就會有滋潤五臟,讓肌膚細嫩,使人青春永駐、長命百歲的功效。首先放鬆心情,吸氣時,要捲舌上揚,舌尖頂於上顎,儘量靠近咽喉組織;吐氣後,將舌頭平放置於口腔內,上下牙齒輕輕咬合,慢慢加壓扣住,稍停輕放,當津液逐漸充滿嘴巴後,做漱口動作五到十次,然後均分三次,把口水緩緩地吞下。每日練習生津吞口水的動作三到四次。

動作三:張大嘴巴一分鐘。每天利用空檔時間,以最大限度張開你的嘴巴,一開一合牽動臉上全部的肌肉一分鐘,就能達到加速顏面血液回流,延緩局部組織器官老化的作用,使頭腦清醒、精神振奮。坐在椅子上,將嘴巴放輕鬆、有節奏地一開一合,每回做三十次,約為一分鐘左右,每天早晚持續各做一回合,美顏效果不是蓋的。

動作四:扭頭、轉脖子。
經常做扭頭轉脖子的頸部運動,不但能提神醒腦,也能預防頸椎骨刺,是現代上班族、電腦族最需要練習的小動作。
坐在椅子上,抬頭儘量後仰,再將頭往前俯,直到下顎抵至胸前為止,讓頸背的肌肉群拉緊後再鬆弛,此時身體向左、右兩旁側傾十到十五次後,起身將腰背緊靠在椅背上,雙手抱握在頸後停留三分鐘,如此反覆數次,包你有一張朝氣十足、額頭漂亮的臉蛋。

動作五:雙手一緊一鬆的握拳法。
將雙手同時緊握成拳,全身稍稍用力一握之後,再鬆手放開。重複進行五十到八十次,每天早晚各做一個循環。這種握拳法能增強體內臟器運作的功效,使體力倍增,並能長久保持旺盛的精力。

動作六:踮腳尖助心臟血液順暢。
經常站立或久坐的人,下肢常有痠麻脹痛的感覺,嚴重時下肢血液回流不暢,就會有靜脈曲張的現象。為了預防下肢血液不順暢的毛病,不妨每天每隔一小時做一次「踮腳尖」的動作。抬起腳跟,踮起腳尖,這樣的小動作能對小腿肌肉產生收縮、擠壓的效果,每次所推擠出來的血液量,大概相當於心臟每次跳動所排出的血液量,而讓下肢血液的回流更為順暢,讓人氣血飽滿。從中醫的經絡角度來看,踮起腳尖走走,不但可以鍛鍊小腿屈肌,還有利於通暢足三陰經。而把腳尖翹起來,用腳跟走路,是另一種鍛鍊小腿前側伸肌的方法,每天行走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陽經。

動作七:經常按壓腋下。
經常按壓腋下,可以活絡腋下的淋巴結,調和氣血,延緩老化。先將左右手臂交叉在胸前,左手按壓右腋下淋巴結,右手按壓左腋下淋巴結。以腕力帶動手指有節奏地,以拇指、食指、中指輕輕捏拿腋下肌肉三到五分鐘。早晚各一次,切記不要用力過度。

動作八:伸懶腰打呵欠。
伸伸懶腰、打個呵欠、頭部往後仰、兩臂往上舉,這樣有益身心的懶腰操,對於消除疲勞有很大幫助。頭部後仰,流入頭部的血液增多,使得大腦得到較充足的氧氣;當我們腰身後仰時,腰部肌肉得到活動,在一伸一縮地鍛鍊下,讓腰肌更加發達,還能防止脊椎向前彎曲形成駝背狀,維持健美體形。腰身後仰的動作也讓胸腔擴張,因而活化了心、肺、胃等器官的功能,讓血液更加流通,不但營養得到充足的供應,連體內的廢物也能加速排除。這種擴胸動作因為還能多吸進一些氧氣,使體內的新陳代謝增強,能提高大腦和其他器官的工作效率,減輕疲勞的感覺。

動作九:輕拍耳朵永保健康。
耳朵上分布有七十九個穴位,它和人體各器官的經絡有著密切的關係。經常輕拍耳朵,可以刺激穴位、經絡,讓人體的氣血運行順暢,不但如此,還能提神醒腦,讓腎臟內氣活躍,具有抗衰防老效果。每天輕拍耳朵,天天有元氣。拍打時,以約十到十五釐米距離輕拍耳朵,每次拍打以一百下為一單位,千萬不可太過用力,以免傷及耳膜。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退休快樂

快樂是什麼?
Ans.
積極心理學在生涯諮商中的應用
By 田秀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你快樂嗎?
在很多方面,我的生活是接近於理想的?
我的生活情況是很棒的?
我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
截至目前為止,我的生活能讓我得到我想獲得的重要事物?
如果我的生活能重新來過,我幾乎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各項目從17,分數越高越同意,你會給自己打幾分呢---

31-35   十分快樂
26-30
21-25
20        平平
15-19
10-14
05-09  非常不快樂

!快樂也可以有不同的種類?

心理上的幸福
自我悅納
個人成長
生活目的
環境的掌握
自主性
與他人的正向關係
社會方面的幸福
社會悅納
社會實現
社會貢獻
社會和諧
社會統整

情緒上的幸福
正向情緒多、負向情緒少
整體的生活滿意
真正的快樂

Why and How?
需求滿足
過程快樂
天生氣質
生來就是快樂?


快樂理論 (Theory of Happiness)
需求滿足
過程快樂
天生氣質
快樂與經濟收入有關?
快樂與婚姻(品質)有關?
心理健康、良好的社會關係?
社會功能?
生涯的規劃以及個人極至功能的發揮
Optimal human functioning
Well-Being=Happiness + Meaning

樂觀又是什麼? (Optimism)
樂觀是指一份正向的期待,對於能達到所想達到目標的期待?(正向的思考)
樂觀可以學得?
與早期快樂經驗有關?
樂觀又能預測些什麼?
工作、學業、對病痛的因應…..

希望(Hope)也是個被研究的變項
屬於個人的認知傾向
是指個人所設定的目標-      
是合理而能夠達成的
是個人能夠掌握的
是相當重要的
就社會道德層次而言是能被接受的

積極心理學中的其他相關變項
智慧與勇氣
流暢與心靈
同理心 vs. 自我中心
依附與親密關係
生活中各層面的平衡
個人的意志力
生活目的
生命意義

說說你的故事
從小到大,我曾經考慮過要從事哪些職業?
當我還在國中或高中的年紀時,對職業的憧憬是….
小時候,我理想中的職業是…..
在我的作文簿裡,我的志願是….

曾經做過生涯興趣量表?
可還記得自己的何倫碼?

畫出你的職業家族樹
父母親的職業為何?
其他家人的職業又是什麼?

曾經從事過哪些不同的職業?
對每個不同的職業喜好程度如何?
又不喜歡這些職業的哪些地方?

你最羨慕誰?誰是你崇拜的偶像?
希望自己未來的生活模式就像誰一樣?
你喜歡這偶像的哪些地方?
你也許會不喜歡她/他的哪些地方?

你經常閱讀哪些雜誌?
如果有機會逛逛誠品,你會挑哪些雜誌看看?
在不同的發展時期,你曾經喜歡過哪些雜誌?
你喜歡這些雜誌的哪些部份或是專欄?

你最喜歡看哪些電視節目?
喜歡這些節目的哪些地方?
最喜歡這節目裡的哪個人或是哪個角色?

如果有空,你會喜歡做些什麼?
有什麼嗜好?
會享受這些嗜好的哪些地方?

如果退休了,你的生活模式會是如何的?
這會是你喜愛的生活風格?
此時此刻有什麼辦法接近這樣的生活模式?

說說你的座右銘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座右銘?是哪些?
哪一句座右銘跟你跟得最久?
父親或母親經常叮嚀你的一句話?

過去求學階段最喜歡哪一個科目?最不喜歡哪些科目?
有哪些理由支持你的喜歡或不喜歡?

說說看你的早期記憶
入學前
小學階段
國中階段
高中階段

可還記得你的第一筆薪水是如何使用的?
打工賺來的錢
第一份正式工作賺來的錢

傾聽你內心的聲音 
                - "Follow your calling"

這半年來,一直不斷出現在腦海裡的聲音是什麼,包括工作方面的,生活方面的,以及針對自我的?
若有可能,你會對你的個案如何解釋「權威」這玩意兒?
現階段最希望能實現的三個願望?
找出這輩子學習歷程中影響你最多的三位老師,或是三個象徵物?

如果有機會讓你帶領一群兒童,你會給他們如何的重要訓勉?
如果有機會讓你在CNN世界頻道進行一項六十分鐘的演講,沒人打斷,唯獨你行,你會說些什麼?
你不喜歡如何的生活型態?
在過去的經驗裡,你何時曾經違背傳統所賦予你的規矩?
如果生命即將結束,你會有如何的遺憾?

萃取個人的生命主題

看看這些回答的句子,並圈出重覆出現的地方
這重覆出現的一致之處,就是你?!

與同學的分享,更加深了你對自己的肯定?
還可以舉出自己就是如此的其他實例或經驗?
我還可以更深入這些重複主題的意義?

或著是你會對這些重覆之處做些修正?
這些內容在此刻還是只能無奈地藏在內心深處?

What’s the next step?
探究終歸是探究,還是得回到現實?
如何能讓自己的生活更貼近真實的自己?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我快樂嗎?
我的快樂,源自於何?
生活的各個層面還是能達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其實,還是可以做做白日夢的?
接下來會為自己設定如何的目標?
也許還需要更具體的訓練與磨練?

我所擁有的優勢力量
外來的力量
支持系統
家庭支持
正向的家庭溝通
其他的友誼關係
社區鄰居環境及照顧
學校或工作環境支持系統
來自父母或長輩的支持
賦能 (empowerment)
社區的價值系統(對我的重視)
服務、安全

源自於內在的力量
對學習的承諾
成就動機、對學校或工作的投入
閱讀的興趣(讀閒書的快樂經驗)
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念
關心他人、公平及社會正義
統整、真誠、責任、自我約束
社會能力
決策能力、人際效能、文化意識、對誘惑的抗拒力
平和的衝突解決能力
積極正向的自我認同
自尊、權力、目的感、對個人未來的正向觀感

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快樂?

真正的快樂並不一定來自於成就
能掌握自己的時間- busy, time-bulimic?
讓快樂的行動帶動快樂的心境
尋找能善用個人技巧的工作或休閒 (流暢度)
適當的有氧運動
足夠的睡眠
親近的人際關係
焦點不要盡在自己身上(為善最樂)
寫日記、反思
滋養心靈上的自我(身、心、靈)

愛、工作、玩樂
Love Work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