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加工安樂死 牧師報噩耗:在美兒媳電話那端泣不成聲

  • 2010-12-28 中國時報 【張企群/台北報導】
王老先生殺妻遭羈押,昨天檢警透過王妻孫元平好友兼基督教新店浸信會牧師袁台清,連絡到人在美國的王翁大兒子和媳婦,兩人聽聞噩耗,在電話那端泣不成聲,久久難以置信和回應。袁牧師勸他們不要多想,最快本周三會返台處理善後等相關事宜。
     「王嫌以自認是對的錯誤方式,決定別人的生死。」袁台清表示,他不認為孫婦的身體狀況真有那麼糟,不致嚴重到同意接受丈夫痛下殺手;然而王始終認為自己做出對的決定,還再三問他:「我做錯了嗎!」
     袁牧師前天第一時間趕抵命案現場,他表示,王妻面貌還算安詳,雙眼閉上,臉色略顯慘白,但未露出驚恐神色,王的神情也相當穩定。當他說明王無權決定別人生死時,王表達出強烈的反對態度,表示唯一感到痛苦的事,是他必須親手殺了摯愛的妻子。
     袁牧師說,孫婦是虔誠的教徒,是他們的好姊妹,一向以兩個兒子和孫女們為榮;五、六年前,孫婦的大兒子還在台灣工作,每個月都把薪水奉送到老人家跟前,相當孝順。今年十月孫婦腳疾開刀,大兒子還專程返台照顧,日夜陪在母親病床前,絕無棄老父病母不顧。
     他表示,自己和孫婦是忘年好友,孫先前就把兒子在美的電話告訴他,昨天他打電話給孫婦在美的兒媳,兒媳難過得幾乎說不出話,一直無法相信這個事實,表示會與擔任電腦工程師的弟弟,盡速趕回台處理亡母善後。
     袁牧師指出,他與王敬熙夫婦接觸多年,王是無神論者,還堅決反對妻子信耶穌基督,但因夫妻鶼鰈情深,才沒有阻止妻子參加教會活動;他一再強調,他不認為孫婦的身體狀況有那麼差,不會同意丈夫的決定,應該是王用自認為對的錯誤方式,結束了妻子也是他們好姊妹的生命。
     教會並發表聲明指出,孫婦在十二年前經介紹來到教會,現每周二都會參加長青團契,印象中是個溫文儒雅、言語溫柔可敬愛的長者,教友們面對突來的噩耗,都深感意外與遺憾。教會將協助處理孫婦的善後事宜,並等孫婦兒子及孫女返台後,替孫婦舉辦一場追思會。

王家出事前兩天 志工仍送餐
都怪市政府?王老先生原本在部落格裡寫著是要用毛瑟槍安樂死,但被政府徵借有去無還,才會以鐵槌、螺絲起子替代;正因王老先生持有自衛槍枝,每年都要申報檢查,管區員警都知道轄內有個中央軍校出身的外省伯伯,卻沒想到王老先生竟會以此激烈手段殺妻。
     員警透露,王老先生軍旅來台,攜帶一把毛瑟7.65手槍,政府規定要列為自衛槍枝保管,每年必須定期拿到派出所檢查、清點,王翁搬到新家也依規定申報,但幾年前,政府訂出收購辦法,王老先生不肯賣給市政府,市府只好以徵借方式把槍暫時保管。
     但這一保管如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去年員警拿公文問王老先生要不要賣,王還是不肯,員警拿公文要他簽下繼續徵借,王不肯簽,迄今這把槍也還沒歸還給他。
     北市社會局副局長黃清高也表示,王家在民國九十四年就進入獨居老人的服務系統。基本上,王老先生的個性不太喜歡外人干擾他的家庭生活,社工多以電話問候,登門拜訪為輔。
     黃清高說,志工在今年五、六、十一月拜訪過王家,當時老人家自主管理身體狀況等相關能力都很「優」。王老先生較關心時事,志工也留下居家照顧的資訊,王家還一度使用過「打理家務」的居家照顧資源。
     十一月間,王老太太跌倒,就開始每周五天的「送餐服務照顧」,一直維持到廿四日。他表示,事發前,社工及志工都不知道老先生有部落格。

孫奶奶疼罕病孫女:見證奇蹟

盡管兒孫在美國,遇害的婦人孫元平仍掛心怗記著可愛的孫女,藉由禱告祝福子孫,去年所屬的新店教會五十周年會刊中,孫奶奶撰文〈我可愛的小孫女〉,文中說出罹患奇病的小孫女,原本被醫師診斷活不過十五歲,在上帝的照拂下,恢復健康,讓她見證了奇蹟。字句中流露出她虔誠信仰與老人家對孫女的百般疼愛。
     孫奶奶在文中寫著,大兒子的小女兒沐雅,小時候因經常被傳染感冒,經檢查出患了少見的「先天性肺積鐵症」,肺已漸漸鈣化,病症迄今仍沒特效藥,醫師甚至說出可能活不過十五歲的殘酷話語。
     孫奶奶不捨地說,為了小孫女的性命,大兒子又正好被公司從歐洲派往美國加州工作,而加州是世界公認對氣管不健康的人最有幫助的地方,因此她寧願強忍與小孫女分隔兩地的思念之苦,讓小孫女全家移居加州洛杉磯。
     孫奶奶說,在神的照應帶領下,小孫女已走過死亡的幽谷,身體也變好了,以前的病痛未再復發,現在已是個活潑快樂的大學生了,這就是禱告的力量!

驚悚釘死病妻 已不是安樂死

 八旬老翁王敬熙自認幫愛妻安樂死,持起子刺死老伴後,主動打電話給派出所及牧師自首。警方押解過程中,老翁哀悽面對媒體,一句「我有很多話要說……」,悲慟之情叫人鼻酸,只是如此激烈手段已不是安樂死範疇,而是殺人,法理情都不容。
     安樂死一詞源自希臘文euthanasia,意為「無痛苦的死亡」。目前立法允許安樂死的荷蘭、比利時及美國奧勒岡州,執行安樂死都有嚴格規範,執行者一定是醫護人員,不會是病患親屬。王敬熙沒有對外求助,就親手結束妻子生命,絕稱不上是安樂死。
     安樂死的前提,必須是病患已將不治或已無治癒可能,且窮盡醫療還不能減輕病人痛苦;更重要的是,必須出自病人的任意性,也就是患者主觀表達了結生命意思。
     美國佛羅里達州植物人泰莉.契亞弗的安樂死生命權爭議,訴訟過程中泰莉先後三次遭到拔管,所引發的生命尊嚴論辯,迄今仍酣戰未休。其中最大爭議點,就是泰莉丈夫麥克堅稱,太太生前曾經要求,如有不幸不要讓她以人工方式存活。
     對照王敬熙所為,以起子刺死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妻子,不但不符安樂死前提,即使他在部落格中撰文預告,要和妻安樂死,還提及妻子同意加工自殺,但是否真的取得妻子囑託或承諾,就法理而言,在加工自殺舉證上都存有疑義。
     至於先餵妻吞FM2,迷昏再以鐵槌敲打螺絲起子刺穿天靈蓋,更叫人驚悚。
     如果王敬熙看過電影《索命麻醉》(描述男主角遭全身麻醉後仍意識清醒,驚懼感受手術痛苦卻說不出話),就能理解妻子被刺時必是痛苦萬分。因此以這麼激烈的手法,結束另一半生命,更談不上是愛妻行為。

長照服務伸援手 6.5萬人受惠

八旬老翁親手結束久病妻子生命,令人不勝唏噓,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研擬多年的《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今年十月送抵行政院審議,衛生署表示,一旦獲得共識,有望在明年送交立法院。目前有需求的民眾,可申請「長照十年計畫」,尋求協助。
     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長鄧素文表示,《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已送行政院審議,預估明年有望送交立法院,進入立法程序
     《長照法》雖尚未過關,但鄧素文指出,衛生署從民國九十七年起便開始推動「長照十年計畫」,提供有需求的民眾喘息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輔具租賃等八項照護服務。
     六十五歲以上、年滿五十歲的身心障礙者或是五十五歲以上的弱勢原住民,本人、家屬或社區鄰里長,可向各縣市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申請,評估符合失能標準者,即可獲得照護。鄧素文說,近半年來已有九萬多人提出申請,約有六萬五千人獲得長照服務。
     但令人難過得是,衛生署發現,殺死妻子的王老先生,從未提出長期照護申請。鄧素文表示,給予照顧者支持十分重要,多一個人照顧,多少能減輕照顧者的身心壓力;提醒民眾若有需求,可撥打長照專線四一二八○八○。
     在長照尚未上路下,有不少民眾轉而求助民間照護機構。但衛生署最近公布今年度照護之家評鑑結果,在接受評鑑的一二○家中,就有四十七家未通過評鑑,不合格率達四成。
     鄧素文解釋,今年參與評鑑的業者,主要為去年評鑑不合格、今年複驗,加上新設立的照護機構,所以不合格率較高。目前縣市政府已介入輔導,三個月後會再行評估。

夫婦專業級養老 每月5萬起跳

王姓老翁讓病妻「安樂死」的人倫悲劇,引發各界議論,長庚養生村李陳菁淵高專表示,王老先生的情形,其實應委託專業協助,不應由老先生一人獨自照料病人;因為巴金森氏症病人,有時會併發憂鬱症,很不好照顧,在家中也沒辦法提供病人適合的復健,長期硬撐反而拖垮了全家。
     長庚養生村旁邊就是護理之家,兩方路程距離僅一分鐘。李陳菁淵說,許多老先生老太太都是一起入住,但因老化程度或身體狀況不同,養生村住的是「健康老人」,無法自理生活的病患,則住進護理之家,廿四小時有專人照料。
     李陳菁淵說,王老先生其實可以住養生村,重病的老太太住護理之家,王老先生可就近每天探視老婆,還能享有自己的快樂晚年,而且病人在專業護理照護下,病情會緩和不至快速惡化,遠在海外的子女可以安心,這個家就不會發生悲劇了。
     不過,像這樣的兩老,想要住進養生村或護理之家,得有一定的積蓄。
     長庚養生村一個月費用,不包括水電膳食,至少一萬八千元,長庚護理之家約三萬三千元,兩位老人月花五、六萬元是最起碼的支出。
     和其他私人養生村相比,長庚的價格還算是低廉的;由潤泰集團興建、號稱國內第一家五星級銀髮住宅的潤福生活新象,入住押金高達六五○萬至一三五○萬元,門檻高得嚇人,在銀髮市場卻非常搶手,現在幾乎客滿。
     在台北市內湖的康寧生活會館,因緊鄰康寧醫院的地利之便,入住單價相對較高,每月至少六萬元起跳。
     不過,這些私人的銀髮住宅,都對入住長者「健康審查」,必須身體狀況不錯、有生活自理能力才准入住;說白了就是有錢又健康的老人,才有機會進住。
     台北榮總老人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語重心長地說,再過十五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將占五分之一,老人不再只是醫療上的需求,他們需要的是如何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及支持系統,政府須未雨綢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